第五章保障措施

发布时间:2011-11-21 00:00

第一节 体制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对长白山管委会相关的政策,进一步理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遵照“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保护开发区运行机制,明确长白山管委会的职权范围,理顺与周边“两市三县”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在基础设施投入、产业开发、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共谋发展。抓住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机遇,争取在管理体制创新、区域发展联盟、生态资源保护、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综合执法、人才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

加快创新区域合作发展新机制,密切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对接,做好东北地区(辽、吉、黑、蒙)的联合,促进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长白山管委会与周边市州县的统筹协调,整合区域资源,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双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协调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消除地方性的政策障碍和行政壁垒,遵循“品牌共创、开发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得”合作原则,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同时,加强与区域内各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建立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提出工作方案,制定详细的计划与合作协议,各有关部门加强相互间的协商和互信,共同履行契约,落实协议提出的合作事项。

第二节 政策保障

一、环保政策

对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的国有林,增加中央财政安排管护费进行管护。对国有森林资源实施抚育经营政策,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实施无林地造林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政策,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及生态功能。

将长白山林区作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重点区,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偿力度。申请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包括三个经济管理区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范围,重点支持森林生态功能区范围的生态保护、生态移民和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资金分配和资金使用效果评估中,重点考核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按照绩效考评结果,实施适当奖惩措施。研究出台鼓励林区发展碳汇经济政策,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组织开展森林碳汇经济试点,建设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

二、财政政策

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吸引信贷和民间、社会、域外等资本投入旅游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利用好省财政发展旅游业的鼓励和奖励政策,加快推进旅游景区(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对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长、综合效益好的旅游项目,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等政策。

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享受生态补偿相关财税政策支持。

制订完善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政策,主要包括加大对旅游企业减负脱困、改组改造等支持,加强旅游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三、土地政策

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分类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优先保障鼓励扶持类建设项目用地。

探索推行土地“整体开发”模式,突出打造特色鲜明的主体功能区。以引进发展总部经济为目标,对规划中“七个主题功能区”,根据功能需要进行“整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最大限度地整合和盘活存量土地,鼓励现有占地企业项目增资,加快条件成熟精品招商项目的整体开发,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争取增量土地,解决项目开发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以原生态为主题,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

第三节 资金保障

强化吉林省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融资平台功能。一方面将长白山管委会所辖有效资产和“资源”注入平台,壮大企业净资产规模,提升信用等级,适时发行企业债券,搭建债权融资平台;另一方面,利用优质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参股,加快IPO上市,实现产业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搭建股权融资平台。要引导和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财政扶持、资金整合、社会投入,按资金来源和用途,探索设立长白山旅游发展基金。要依法建立和完善产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产业发展贷款提供担保。积极探索和拓宽投融资渠道,采用项目特许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引进更多战略者、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吸引的国内外企业共同参与长白山保护和开发事业。

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各级管理部门要在各项开发建设项目的策划和包装上狠下功夫,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储备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解决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解放思想,创造性地用好、用活相关政策,积极扶持各种引资项目,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确保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实施。

打造引资平台。利用长白山优势资源的稀缺性,旅游、矿泉水、人参、木材、文化等项目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国内外投资者。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使优势资源与国内外行业龙头、顶尖技术和知名品牌直接对接,引进高端要素,聚集高端人才,培育高端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积极参加东博会,扩大影响,吸引世界目光。拓宽视野和合作领域,重点围绕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京津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

第四节 项目保障

成立重大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千方百计推进重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根据规划对重大建设项目设定标准和原则以及相应的扶持办法,并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动态管理。

在实施项目建设时,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项目建设规划。为了加强项目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市场化,在制定建设项目规划时,应加强创意策划、可行性分析、征求公众意见等工作,切实避免规划无项目,项目无指标、指标不实际等弊端。

第五节 人才保障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使用为本、创新机制”的指导方针,以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逐步缓解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人才短缺状况,带动初、中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充分开发和利用区域外人才资源,努力使引进人才在数量上有所增长,层次上有较大的提高,结构上更趋合理,积极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立足当前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以重大工程建设、重点基础性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为载体,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紧缺管理人才力度,更好地发挥人才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方面的作用。

第六节 组织保障

“十二五”规划是指导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需要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积极推进规划的贯彻实施。

一、领导体系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对开发区建设重大项目进行统一部署和科学决策,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建立开发区项目建设专家咨询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为管委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确保全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考核评估

建立对规划的执行中考核评估制度,规范评估主体和评估程序,将规划实施考核评估工作真正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执行情况及进度,适时进行必要的修订,避免偏离确定的原则和发展方向,增强实施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协调联动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协调、认真落实好规划中的相关任务,以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统领,搞好与各部门的专项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协调衔接,远近结合,形成合力,使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重点项目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四、参与监督

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规划,扩大公众参与,不断提高公众规划意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照规划办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