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第四章 背景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1-01-22 00:00


1 区域发展背景与趋势
1.1 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局势日趋明朗
近年来,东北亚各国鉴于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已经把发展放在了协商和对话的首位,俄罗斯能源的输出,朝鲜国家的不断开放,朝鲜与韩国关系的融合等都昭示着东北亚区域合作局势日趋明朗化。
在这种发展局势下,东北亚区域旅游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整合,可以形成一系列跨区域的黄金旅游线路,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扩大长白山区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朝鲜的对外开放将有助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和其协调保护利用长白山资源,共同打造长白山世界级品牌。
1.2东北区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东北区是我国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生态区、经济区与文化区。其旅游业发展也形成了大的区域发展格局。总体来说,形成了中部都市文化、历史文化和建筑景观主题旅游,西部干旱区风光主题旅游以及东部自然风光主题旅游,而长白山正处在东部自然风光主题旅游的中心位置,长白山主题旅游将是东北区大旅游格局中的核心品牌。在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在国家层面的空间结构中,东北区的经济发展轴主要是哈大发展轴,另外还构建了东北区东部边境通道,明确提出了东北区东部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可见,东北区大旅游格局已经正在形成,长白山无疑将是核心和龙头。
1.3 吉林省发展格局的演变
在《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9—2020年)》中,提出了“两区、四轴、一带”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带”是指东部边境生态发展带,一带建立的目的就是开发吉林省东部的旅游资源、发展吉林省东部的旅游业。在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地建设上,提出了大力发展长白山旅游和五个旅游地系统的旅游业发展构想。
吉林省的区域发展格局,为长白山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基础。同时,区域发展格局和旅游业发展格局也有利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与周边区域(抚松县、长白县和安图县)的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以旅游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发展。
1.4 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生态省建设不断实施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决策,政府在税收、政策、人才、资金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东北各地区都在积极探讨本地的发展条件,试图改变原有传统发展模式,走上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对地方经济和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可以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利用国家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机遇,在交通、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作出积极响应,促进区域发展。
国家先后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吉林省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可凭借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最终建设成为吉林省生态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示范区。
1.5 吉林省经济“快走”变“快跑”的发展战略机遇
 2005年,吉林省提出变“快走”为“快跑”的经济发展方针,为吉林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发展战略,并把长白山管委会辖区列为重点建设地区。政策的倾斜与资金、项目的支持,给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发展生态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给该区发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实现变“快走”为“快跑”提供了历史机遇。
1.6 长白山管委会的成立有利于实现“四个统一”
为了整合长白山地区旅游资源,减少行政区划对资源开发的影响,2005年,省委、省政府成立长白山管委会,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管委会所辖地区可以享受到管委会辖区内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如增加省级财政投入、增加国
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规模、优惠税费政策、享受省级开发区所享有的政策等等。长白山管委会成立及其一系列政策机遇将有力地促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发展。
2 旅游业发展背景趋势
2.1 国际旅游消费结构生态化趋势显著成效 经济视角收益成本
从当前国际旅游总的消费结构来看,商务旅游、康体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游船旅游和主题旅游成为旅游的热点。在这些旅游热点消费中,又以生态旅游为消费热点。著名旅游专家、美国联邦政府旅游顾问、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朱卓仁先生曾指出:“行将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旅游形式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特别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瑞士、墨西哥等旅游发达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国,成为一种时尚。
2.2 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各级政府对旅游业发展倍加关注
从2000年到200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国内旅游形势非常看好。
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统计表
年份 入境旅游 国内旅游
 人次数(百万人) 收入(亿美元) 人次数(亿人) 收入(百亿元)
2000 83.44 162.24 7.44 31.76
2001 89.01 177.92 7.84 35.22
2002 97.9 203.85 8.78 38.78
2003 91.66 174.06 8.7 34.42
2004 109.03 257.39 11.02 47.11
注:2003年游客和旅游收入的降低是由于 “非典”造成的。
为实现2020年把我国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国家旅游局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降低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旅游服务业的门槛。在2005年底,允许成立外商独资旅行社,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以独资、控股、合资、管理权介入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加上民营资本、基金与不动产资本市场的介入,我国旅游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国资委正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计划将187家直属中央企业中的非旅游企业旗下的所有旅游经营性资产,从原企业剥离出来,整合到旅游为主业的企业中去,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另外,全国旅游合作出现了新的高潮,区域旅游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拓展。
世界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案例
森林
 日本把国土面积的15%划为国家公园,每年有8.3亿人次在节假日涌向全国各大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美国每年用于森林公园建设的投资达20多亿美元。而西欧各国森林公园的门票是免费的。澳大利亚目前已建立国家公园243处,总面积达1500多万公顷,成为世界上拥有公园最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岛屿 泰国自然保护区中有18个是海洋公园,以期对整个海岸、海岛和深海实施法律保护。保护区总面积占泰国领土领海面积的13%,这个比例从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很高的。安达曼海域是很好的潜水地点,3个著名的海洋公园—斯米兰岛、素林岛以及达鲁叻岛(Ko Tarutao )以完善保护珊瑚群生态之美而著称。普吉岛是泰国最大岛屿,也是最主要的海滩度假胜地。
野生动物 位于纳米比亚北部的伊托沙国家公园,是非洲最大的动物保育区之一。公园面积超过20000km2,包含114种哺乳动物、340种鸟类、l6种爬虫类与两栖类、鱼类及数不尽的昆虫。Etoshm2的意思为“广阔干涸的白色大地”,Etushm2 Pan周围为森林和草原,因而吸引大量野生动物栖息。名列全球最大野生动物保护区之林的“伊托沙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水凹地,进行对“动物移民”的追踪观察吸引大量生态旅游者。
草原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国著名的3大草原之一,也是欧亚大陆内最具典型性的温带草原,是我国第一个草地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为国际生物圈保护网成员。游客在此不仅可以从科学角度认识草原的地形、植物、动物、土壤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而且还能了解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特点。
湿地 观鸟旅游是湿地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美国有IC大观鸟胜地,每年吸引着1700万人到访,观鸟旅游活动已经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一项娱乐活动。
2.3 旅游产品选择正在向多元化、高档化方向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及都市生活压力的变大,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项目的选择和旅游品味的要求也在转变。目前,人们的旅游活动已经由简单的旅游向异域风光、异域风情转变;旅游活动由简单的参与性旅游活动向滑雪、高尔夫等高档次旅游活动方向转变;旅游品味由喧哗性的都市风光旅游向自然田园风光方向转变。
2.4 开展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有效模式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也不是纯粹的保护,而是适当的开发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实现开发中的保护和保护中的开发。可见,对于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实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基本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蕴藏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乃至亚欧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同纬度自然状态保存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和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被誉为绿色宝库、动物王国、生态屏障,是温带森林的瑰宝,堪称世界温带地区生态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典范和基因库。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核心,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其生态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旅游业成为山区经济启动的重要模式
对于山区这个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特殊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也具有特色化模式。目前,国外许多国家都把旅游业作为启动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通常都以旅游业为启动因素,并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牧业及其它各业的发展。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许多国家都是这种发展模式,尤其是法国,更是把旅游业发展看成山区整治的核心。
这种山区经济发展模式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可以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品加工、特色地方产品精深加工,培养围绕长白山特产加工的企业集团,形成长白山产品系列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