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湿地资源

发布时间:2019-07-17 10:22
第一节 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山,最高峰白云峰为海拔 2619m ,由于
受海洋湿气团的影响,降雨量较丰富,气候湿润,适于植物生长,种
类繁多,又加以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植被类型多样性,是目前地球上
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自然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同纬度
最具代表性且保存完好的自然综合体,是世界上少有的“物种基因库”
和“天然博物馆”。
在长白山山麓河漫滩分布有东北地区典型的森林 - 沼泽交错群
落,为地带性植被与隐域性植被之间的过渡地带,动植物生物多样非
常丰富、湿地资源特色明显,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湿地公园集中了
本区典型的森林、灌丛与草本沼泽湿地景观,湿地类型丰富,因此在
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湿地类型
长白山地是我国淡水沼泽的集中分布区,由于本区气温低、湿度
大,季节性的冻土层冻结时间长,岩溶台地土壤溶冻时间间隔较短,
造成地表过于湿润,沼泽得以广泛发育,在东北地区具有典型性。这
里不仅有类型丰富的草本沼泽,而且河流湿地、森林沼泽等湿地类型
也非常丰富和典型。湿地公园位于长白山三道白河左岸,地形平缓,
地表排水能力差,但地下水位高,湿地特征明显,根据《 GB/T
17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24708-2009 湿地分类》的分类系统,湿地公园内湿地类型可分为沼泽
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 3 个湿地类;永久性河流、森林沼泽、灌
丛沼泽、草本沼泽和淡水养殖场 5 个湿地型。其中以长白落叶松沼泽
为代表性的森林沼泽和草本沼泽镶嵌交错,在我国东北地区具有典型
性和代表性。
1 、永久性河流
永久性河流(常年有河水径流的河流,仅包括河床部分),指湿
地公园西南至东北向贯穿湿地公园的碱水河河床以内的部分,水质现
状良好。
2 、森林沼泽
森林沼泽主要分布在湿地公园东部和南部 , 植被为长白落叶松森
林沼泽,灌木伴生种有白桦、油桦、柳叶绣线菊等,草本层由苔草属
植物发育明显形成草丘(塔头)。
3 、灌丛沼泽
灌丛沼泽主要分布在湿地公园北部和碱水河上游西侧,常见植被
群落为细叶沼柳灌丛、柳叶绣线菊和油桦灌丛,草本层有小花地榆和
鹿蹄草等。
4 、草本沼泽湿地
草本沼泽主要分布在湿地公园保育区及西侧临近池北大街一带,
群落建群种主要为鼓囊苔草、灰脉苔草、芦苇、香蒲、水芋等,为典
型的低位沼泽。
5 、淡水养殖池
18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为在湿地公园内散布、面积不等的鱼塘,现已回收用作湿地生态
恢复。
二、湿地面积与分布
据调查,湿地公园内共各类湿地面积总计 136.59hm
2
,湿地率为
55.89% 。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 1.26hm
2
;沼泽湿地面积 129.63hm
2
包括森林沼泽 87.31hm
2
、灌丛沼泽 15.88hm
2
、草木沼泽 26.44hm
2
淡水养殖池湿地面积 5.70hm
2
。其中面积比重最大的是沼泽湿地,占
到湿地总面积的 94.91%
各类湿地具体面积及占湿地总面积比例详见表 3-1
3-1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湿地类 湿地型 面积( hm
2
) 占湿地总面积比例( %
河流湿地 永久性河流 1.26 0.92
森林沼泽 87.31 63.92
灌丛沼泽 15.88 11.63
沼泽湿地
草本沼泽 26.44 19.36
小计 129.63 94.91
人工湿地 淡水养殖池 5.70 4.17
合计 136.59 100
第二节 湿地生物多样性
一、高等植物科属组成
经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统计,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野生高等植物
529 种,其中苔藓植物 10 11 18 种,包括苔纲植物 2 2 3
19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种、藓纲植物 8 9 15 种;维管植物 511 种,隶属于 83 科, 252
属。其中蕨类植物 10 12 20 种,种子植物 73 240 491 种。
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 1 4 7 种,被子植物 72 236 484 种。
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 56 184 384 种,单子叶植物 16 51
100 种。
根据 1999 8 4 日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重
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湿地公园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植物共有 6 种,其中 1 种,长白松( Pinus syluestriformis );
5 , 为红松( Pinus koraiensis )、黄檗( Phelloden dronamurense )、
紫椴( Tilia amurensis )、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和野大豆
Glycine soja )。
二、湿地植被类型概述
1 、湿地植被分区
按照《中国湿地植被》区划,湿地公园内湿地植被所属区域为东
北山地、平原森林沼泽和草丛沼泽区。
2 、湿地植被分类
按照《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标准和植被分类要求,湿地公园内
植被可分为 5 个植被型组、 6 个植被型、 9 个群系。
1 )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
长白落叶松群系 (Form. Larixolgensis )
20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长白落叶松群系为湿地公园典型湿地植被类型,林下植被大部
分属于典型的沼泽地植物,草本植物较单纯,以苔草类为主,形成高
度在 50cm 60cm 的塔头。
2 )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
①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
水冬瓜赤杨群系( Form. Alnus sibirica
水冬瓜赤杨群系优势种为水冬瓜赤杨,伴生种为毛赤杨、赤杨和
白桦等,湿地草本植物有柳叶绣线菊、千屈菜等。
3 )灌丛湿地植被型组
①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
油桦群系( Form. Betula ovalifolia
油桦群系主要分布在湿地公园内东南部滨水及地表过湿地段,群
落高度 1.5 m 2.0m ,伴生种为白桦、蓝靛果忍冬等,湿地草本植物
伴生种为塔头苔草等。
细叶沼柳群系( Form. Salix rosmarinifolia
细叶沼柳群系主要分布在湿地公园内浅水湿地处,群落高度
1.5 1.8m ,盖度 70% 左右,湿地伴生种多为肾叶唐松草、北悬钩子
等,塔头草丘间水深多在 50cm 左右。
ⅲ柳叶绣线菊群系( Form. Spiraea salicifolia
柳叶绣线菊群系以柳叶绣线菊为优势种,群落高度在 1.5m 左右,
群落盖度 50-60% ,伴生植物多为苔草沼委陵菜、碎米荠、地瓜苗等。
(4) 草丛湿地植被型组
21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①莎草型湿地植被型
ⅰ乌拉苔草群系( Form. Carex meyeriana
乌拉苔草群系俗称塔头,以乌拉苔草为优势种,伴生植物为沼苔
草,群落盖度 70% 左右,群落中还分布有东北猪殃殃、细叶地榆、沼
委陵菜、碎米荠等。
灰脉苔草群系( Form. Carex appendiculata
灰脉苔草群系俗称塔头,以灰脉苔草为优势种,群落盖度 60%
左右,伴生植物多为乌拉苔草,群落高度在 40 50cm 之间,塔头草
丘之间有细叶乌头、毛水苏、水木贼等湿地植物分布。
禾草型湿地植被型
芦苇群系( Form. Phragmites australis
芦苇群系主要分布在湿地公园内西南部水域周边及公园西侧地
下水位较高的缓坡地段,优势种为芦苇,有菖蒲、驴蹄草等少数伴生
种。
(5) 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
①沉水植植型
竹叶眼子菜群系( Form. Potamogeton malaianus
竹叶眼子菜群系分布在湿地公园水位较浅、水质较好的湿地水塘
内,上层浮水植物有浮萍、紫萍,伴生沉水植物有东北眼子菜、异叶
眼子菜、菹草等。
22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三、动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内动物按照动物地理分布,在《全国动物地理区划》上
属于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地亚区。经调查统计,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
动物共 266 种,隶属于 28 67 154 属。
由于湿地公园地处针阔叶混交林林带和低山阔叶杂木林带,湿地
公园内陆生脊椎动物也呈现出不同带中动物相互渗透的特征,主要由
针阔混交林动物群和阔叶杂木林动物群等组成。
现将各类群组成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1) 哺乳类
湿地公园哺乳类动物共计有 27 种,隶属于 5 12 21 属。湿
地公园内哺乳动物群由红松阔叶林带动物群和低山阔叶杂木林带动
物群的混合而成,红松阔叶林带动物有树栖兽类松鼠( Sciurus
vulgaris ),半树栖的花鼠( Tamias sibiricus ),低山阔叶杂木林带小型
兽类有大林姬鼠( Apodemus peninsulae )、黑线姬鼠( Apodemus
agrarius )、东北兔( Lepus mandshuricus )、狗獾( Meles meles )、刺猬
Erinaceus amurensis )等。其中国家 级重点保护动物 1 种,为水
獭( Lutra lutra );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 6 种,
分别为刺猬、狗獾、东北兔、小鼯鼠( Petauris taelegans )、松鼠、花
鼠。
2) 鸟类
湿地公园内野生鸟类共有 212 种,隶属 17 42 112 属,主要
集中在雀形目( 109 种)、隼形目( 18 种)和鸻形目( 17 种);其中
23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典型湿地鸟类有小鸊鷉、凤头鸊鷉、普通鸬鹚、苍鹭、草鹭、夜鹭、
大白鹭、黄斑苇鳽、紫背苇鳽、大麻鳽、鸿雁、针尾鸭、绿翅鸭、花
脸鸭、罗纹鸭、绿头鸭、赤颈鸭、白眉鸭、琵嘴鸭、凤头潜鸭、鸳鸯、
黑水鸡、骨顶鸡、剑鸻、金眶鸻、环颈鸻、大杓鹬、鹤鹬、红脚鹬、
白腰草鹬、林鹬、青脚鹬、矶鹬、针尾沙锥、扇尾沙锥、大沙锥、丘
鹬、细嘴滨鹬、普通燕鸻、黑尾鸥、灰背鸥、红嘴鸥、小鸥、须浮鸥、
白翅浮鸥、普通燕鸥、白额燕鸥、普通翠鸟、蓝翡翠、赤翡翠、沼泽
山雀、红颈苇鹀、小鹀等 53 种,隶属于 9 12 30 属,以鸻形目
16 种)、雁形目( 12 种)、鹳形目( 7 种)的鸟类为主。其中属于
鸭科、鸻科、鹬科等典型湿地水禽(游禽、涉禽)种数达 24 种,占
湿地鸟类种数的 47.27% ,比例较高。
湿地公园内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共有 26 种,分别为鸳鸯( Aix
galericulata )、蜂鹰( Pernis ptilorhynchus )、黑鸢( Milvus migrans )、
苍鹰( Accipiter gentilis )、雀鹰( Accipiter nisus )、松雀鹰( Accipiter
virgatus )、普通鵟( Buteo buteo )、毛脚鵟( Buteo lagopus )、大鵟( Buteo
hemilasius )、灰脸鵟鹰( Butastur indicus )、鹰雕( Spizaetus nipalensis )、
白尾鹞( Circus cyaneus )、鹊鹞( Circus melanoleucos )、鹗( Pandion
haliaetus )、游隼( Falco peregrinus )、燕隼( Falco subbuteo )、红脚
隼( Falco vespertinus )、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黄爪隼( Falco
naumanni )、花尾榛鸡( Bonasa bonasia )、红角鸮( Otus scops )、领
角鸮( Otus bakkamoena )、雕鸮( Buto but o )、鹰鸮( Ninoxs cutulata )、
长尾林鸮( Strix uralensis )、长耳鸮( Asio otus )。属于有益的、有重
24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要经济价值的、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共有 150 种。
3 、爬行类
湿地公园内爬行类动物种类较少 , 1 3 7 10 种,分别为
丽斑麻蜥( Eremias argus )、黑龙江草蜥( Takydromu samurensis )、白
条草蜥 ( Takydromus wolteri ) 、红点锦蛇( Elaphe rufodorsata )、棕黑锦
蛇( Elaphes chrenckii )、枕纹锦蛇( Elaphe dione )、虎斑颈槽蛇
Rhabdophis tigrinus )、极北 蝰( Vipera berus )、蝮蛇( Agkis
trodonhalys )、竹叶青(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其中竹叶青为吉林
省二级重点保护物种。
4 、两栖类
湿地公园内两栖类动物有 2 5 5 8 种,主要有极北小鲵
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 )、东方铃蟾( Bombina orientalis )、中华
大蟾蜍( Bufo gargarizans )、东北雨蛙( Hyla japonica )、无斑雨蛙( Hyla
immaculata )、黑龙江林蛙( Rana amurensis )、东北林蛙( Ranady
bowskii )、黑斑蛙( Rananigro maculatta ),其中极北小鲵我国小鲵科
分布最北部的种类,是吉林省二级重点保护两栖动物。
5 、鱼类
湿地公园内鱼类共计有 2 5 9 9 种,为典型的北方冷水鱼
类,细鳞鱼 ( Brachymys taxlenok ) 、哲罗鱼 ( Hucho taimen ) 、北极红点鲑
Salvelinus leucomaenis )、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鲤( Cyprinus
carpio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花鳅( Cobitis taenia )、
鲇( Silurus asotus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25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四、重点关注物种
湿地公园内亟待引起关注和加强保护的重点保护动物为水獭。
水 獭 ( Lutra lutra ) — — 属哺乳纲( Mammalia )、 食 肉 目
Carnivora )、鼬科( Mustelidae ),由于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水獭
栖息地被破坏;加之水獭皮价格昂贵,其肝脏被认为是贵重的中药材,
猎獭者的无度狩猎,致使水獭数量剧减,我国多数山溪江河已罕见踪
迹。水獭虽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II 级,但是水獭的保
护现状仍是极为堪忧的。
据朴正吉、傅学魁等人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水獭的研究(《长白
山自然保护区水獭种群现状及趋势》,发表于《长白山自然保护》 2004
年第 1 期), 2004 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水獭种群尚不足 10 头。而 2010
年朴正吉的后续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水獭种群数量变动与资源
保护》,发表于《水生态学杂志》 2011 年第 2 期)表明,由于过渡捕
捞、使用农药和筑坝等人类活动影响 , 致使水獭的食物严重不足 ; 长白
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水域水獭种群数量从 1990 年开始显著下降 ,
2010 年其种群数量比 1975 年下降了 99.3%;2006-2008 年冬季和
2004-2010 5-8 月的定点观察都没有发现水獭活动 , 水獭种群基本处
于区域性消失状态。而碱水河湿地近年来都有水獭繁衍生息, 2013
8 月,在拟建的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内一次观察到水獭
3 只,这一发现对于长白山地区水獭保护和种群数量的扩繁,开展其
栖息地分布、亲缘关系研究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生物学意
义。
26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建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开展碱水河及三道白河流域水獭种群
和分布调查和受胁迫因子的全面研究,从流域和水系的综合角度出
发,加强湿地公园及其周边湿地区的野外巡护工作力度,对保育区内
河岸植被及草本沼泽群落实施严格保护,防止水獭的栖息生境受到人
为干扰和破坏。
第三节 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一、自然景观
1 、湿地景观
湿地公园内河流主要为碱水河,在湿地公园内东南部形成面积为
5.7hm
2
的浅水,水深在 0.5m 1m 之间,形成典型的与森林 - 沼泽湿地
交错的自然景观。
2 、生物景观
湿地鸟类景观 —— 湿地公园位处于我国候鸟迁徙路线的东线上,
湿地内苍鹭、草鹭、夜鹭、大白鹭、普通鸬鹚等典型水禽和黑尾蜡嘴
雀、黑枕黄鹂、红尾伯劳、灰喜鹊、灰背鸫、山斑鸠等林鸟在不同的
植被群落层次分布,是鸟类的栖息乐园。
湿地植被景观 —— 湿地公园内植被景观独特,遍布的长白落叶松
森林沼泽和芦苇、灰脉苔草等草本沼泽群落的镶嵌分布,林下植被组
成丰富,春季柳枝吐绿,夏季水波潋滟,秋季色彩斑斓,冬季白雪皑
皑,组成丰富多彩的季相景观。
27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二、文化资源
早在新石器时期,长白山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到西汉时开始设立
建制,曾经有肃慎、夫余、靺鞨、女真等古老民族和汉族、满族、朝
鲜族等族人民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数千年来,他们共同创造了内涵
丰富、特色鲜明的长白山文化。其内涵包括农耕、渔猎和游牧相结合
的民族文化;军政合一、崇武尚实的政治文化;浩瀚神秘、美不胜收
的森林文化以及粗犷古朴、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
既具有多元复合的特性,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1 、朝鲜族文化
朝鲜族是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从事农
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朝鲜族民俗文化多样,朝鲜
族刺绣是体现民族美好的一种工艺表现形式,自古以来朝鲜族妇女创
造并发展了民族固有的刺绣技法,流传至今,其形式和技艺更加完美,
它是朝鲜族妇女美好、细腻生活感情的体现。朝鲜族刺绣品可分为两
种:一种是以艺术欣赏为主的手工刺绣品,亦称作绘画刺绣,以自然
风景、人物、动物、植物为主要的描绘内容;另一种是装饰生活环境
的机绣品,是利用机器在白地上用色线绣出各种花纹的刺绣形式。
朝鲜族能歌善舞,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和,其歌曲旋律优美、
欢快明朗,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朝鲜
族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
户晓。
此外,朝鲜族在其建筑、乐器等方面均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
28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性,都在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展现着朝鲜族的文化内涵和文
化传承,影响着民族的繁衍生息。
2 、满族文化
长白山区是满族先世发祥的地方,从肃慎至勿吉、挹娄、淋羯、
女真,满族的先民在长白山区繁衍生息了三千余年。在历史长河中,
满族从长白山走入了辽东平原,不断接受着先进文化的影响,实现着
其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良好融合,创建了辉煌一时的清王朝,对中国
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满族独特的民族
民间文化也随着民族的繁衍而不断地沿袭和传承。
满族剪纸是满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依附于满族民间特
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格形式,是一种
承载着长白山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满族剪纸始于明代,
其作品有以表现满族对动物神灵崇拜的动物题材,也有展示萨满祭祀
活动的习俗题材,还有表现长白山区自然风貌、生产、节令、民间传
说等题材,内容丰富多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满族民间剪纸已成为
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艺术。
满族刺绣是在学习汉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满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幔帐刺绣艺术、枕头顶刺绣艺术等构成了满族刺绣
的精彩内容,尤其以枕头顶刺绣艺术最为出众。它形式多样、题材丰
富、针法繁多、绣工精湛、传世佳作很多,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
和民族特点。
满戏又名 八角鼓戏 ,是由满族曲艺八角鼓发展而来,多用于演
29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唱历史和民间故事。满族先民在骑射渔猎之暇围在篝火旁,边说边唱
边舞,并扣击自制八角鼓相和,娱其情志,逐步形成说、唱、舞相结
合的艺术形式。清兵入关后,八角鼓和洋琴、琵琶、四弦、锣鼓等配
合,吸收诸宫调、杂剧及各地民歌、小曲,形成牌子曲剧。
3 、森林文化
长白山森林号子作为传统音乐的一种,经过多年沉淀积累,传承
至今。 2008 6 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先秦典籍《吕氏春秋》有一段记载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
,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是先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
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还说出了一个极朴素又极重要的道理:早
在远古时,凡 举重 ,必唱 劝力之歌 劝力之歌 就是后来的劳动
号子。长白山森林号子是长白山区伐木人抬木时唱的一种歌,俗话叫
号子 。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劳动歌。主要分布长白山林区。
森林号子粗犷的音乐,清晰的节奏,丰富的内容,传奇的故事 ……
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开发自然历程中的生活形态和思想内涵,具有鲜明
的地方特色,展现了长白山区劳动群众杰出的文化创造力,体现了生
活在这里的人民的生存智慧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
遗存。
长白山森林号子种类多样,除了以抬木为主要代表的《抬木号子》
外,还流传着《上跳号子》、《捞木号子》、《拽大绳》;内容包含了东
北民族生存的哲理箴言,民间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笑话和传说
等;动作上,手、腰和步伐优美奇特,给人以一种在负重的场景中悠
30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然而生的动作美感,是反映长白山区人民群众生活和自然风貌的百科
全书。号子的体裁既有临时发挥的随时创作的散体,又有几天或更长
时间不断使用的复合体,同时也有较长的叙事歌。号子的演唱方式虽
然较固定,但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往往充满多样性,变化无穷,百听
不厌。
4 、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农乐舞
农乐舞 俗称 农乐 ,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
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 踩地
农乐舞 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
艺术。
2 )拔草龙
拔草龙是安图县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游戏,现已成为长白山
区域具有表演性质的项目。拔草龙游戏最早是古代朝鲜族的部族之间
比拼力量的一种方式。据传,古时部落之间往往通过拔草龙来进行比
拼,输的一方要付出劳动为代价,并向赢的部落一方表示臣服。后来,
拔草龙游戏还逐渐演化成古代部族之间联姻的一种考验。
3 )鹤舞
鹤舞最早只是朝鲜高丽时期大型宫廷歌舞 五方处容舞 中的一
种穿插表演形式。到了朝鲜李朝时期,鹤舞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变
化,成为独立的鹤立莲花台舞。鹤舞主要通过模拟鹤的悠闲动作,如
31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搭颈、啄鱼和摆臂等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朝鲜族人民崇敬仙鹤的精神
信仰和对善与美的强烈追求。
朝鲜民族自古以飞鸟为民族图腾,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他们把
“鹤”视为天界与神仙相依的飞鸟而称作“仙鹤”。随着科学的进步,
虽然人们思想中宗教色彩逐渐淡化,但对仙鹤的喜爱与崇敬却始终留
存。人们把仙鹤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把仙鹤栖息之地认作是吉祥
之地。据说,朝族男子在一身素白衣裤外另罩一件黑色背心的传统服
饰,是来源于对 仙鹤 白羽黑翅的仿照。而且,在出席正式场合时,
还要特地戴上一顶犹如 鹤冠 的黑色纱帽,给人以高贵、素雅之感。
《鹤舞》出现早期,舞蹈者的服装就像丹顶鹤的复制品一样,逼
真至极。到了 20 世纪中叶以后,传入我国的《鹤舞》由于民间艺人
的加工,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与朝鲜半岛上的《鹤舞》差别越来越
大。这些变化在服装上体现得最明显。舞者的服装用羽纱缝制,一般
染成青色,双手拇指和食指上固定用竹筒削制的长长的“鹤喙”,利
用舞者灵巧的双手来表现丹顶鹤对歌的优美情景。表演之时,虽然只
有一位舞者在舞台上表演,但看起来却像一对仙鹤在对舞,亦真亦幻。
第四节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一、生态系统典型性
按照《中国植被》的区划,湿地公园内植被区属于中国植物分区
中的“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东北地区中的南部”;
按照《中国湿地植被》区划,湿地公园内湿地植被所属区域为“东北
32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山地、平原森林沼泽和草丛沼泽区”。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为由碱
水河、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及草本沼泽组成的森林湿地复合体,具有
多种湿地类型相结合的特点。分布于其中的长白落叶松群系、油桦群
系、乌拉苔草群系等,属于我国北方典型的低位森林沼泽植被的代表,
具有很高的典型性。
二、生态系统独特性
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地带性的红松阔叶林植被群落和非地
带性的落叶松沼泽群落共生,森林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森林茂密,树
干高大,是以红松为主的常绿叶树和落叶阔叶混交的典型林带。湿地
公园内湿地类型丰富,拥有永久性河流、森林沼泽湿地、灌丛沼泽、
草本沼泽等,湿地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湿地植物包括中、湿生的莎
草科植物乌拉苔草、灰脉苔草及沼生的禾本科植物芦苇、莎草科植物
直穗苔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本湿地景观。
三、生态系统脆弱性
湿地水文、土壤、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主要
素。每一因素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 , 特别是水
文,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
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区域内湿地的水
源补给来源于冰雪融水和地表、地下岩隙水补充,加之碱水河年度水
资源分配不均, 5 9 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 51.4% ,其它 7 个月径
33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流量仅仅占 48.6% 的特点,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丰枯变化规
律,枯水期湿地地表水下降,塔头(东北方言。也作“塔墩子”或“塔
头墩子”。是一种高出水面几十厘米甚至一米的草墩,由沼泽地里各
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
碳长年累月凝结而形成)出露;丰水期则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如
果水文规律一旦发生变化,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的稳定状态就会被打
破,发生逆行演替。
四、生物多样性高
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在水陆过渡带形成的过渡性的生态系统,
因此这种半陆半水的自然环境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创造了良好
的栖息条件,一般而言多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湿地公园内森林沼
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并存,丰富的植被及为动植
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生境、食物来源,因此,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从景观多样性上来看,湿地公园内针阔叶混交林、湿地灌丛、草
本植物群落并存,以森林为本底,灌木、草本沼泽湿地镶嵌分布,形
成尺度、结构不同的复合自然景观。
从生态系统多样性上来看,湿地公园内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相交
错,形成森林—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形成了稳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动植
物群落。
从物种多样性上来看,湿地公园内有蕨类植物 20 种,占吉林省
蕨类植物种数( 115 种)的 17.39% ;裸子植物 7 种,占吉林省裸子植
34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13-2018
物种数( 40 种)的 17.50% ;双子叶植物 384 种,占吉林省双子植物
种数( 1472 种)的 26.08% ;单子叶植物 100 种,占吉林省单子叶植
物种数( 498 )种的 19.67% 。由此可见,湿地公园内高等植物种类数
量还是很丰富的。
湿地公园内有哺乳类 27 种,吉林省哺乳类总种数( 80 种)的
33.75% ;鸟类 212 种,占吉林省鸟类种数( 335 种)的 63.28% ;爬
行类 10 种,占吉林省爬行类种数( 16 种)的 62.5% ,两栖类 8 种,
占吉林省两栖类种数( 14 种)的 71.42% ,动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甚为
突出。
五、湿地面积比例适宜
湿地公园总面积 244.43hm
2
,其中湿地面积为 136.59hm
2
,湿地
率达 55.89% ,满足国家林业局对于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率要求。
六、湿地水质、水量有保证
湿地公园内水资源补给方式主要为地表径流补给、大气降水补
给、地下水补给等。公园内主要河流碱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达 2418
m
3
,湿地水资源丰富。
碱水河发源于长白山北麓,水质优良,按照 2013 5 月份的监
测数据,其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规
定的 类水质标准。